欢迎回来历史上的今天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历史上的今天
1892年07月23日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导读关键词中国第一孙中山李鸿章洪秀全兴中会郑观应海军慈禧英国美国清朝
1892年7月23日,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于1878年12岁时随母去檀香山就学,中法战争前夕返国,先后入香港中央书院、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学堂、香港西医书院(大学)学习。7月23日,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随即在澳门、广州两地行医。但是,孙中山很快就弃医从政,走上反对清王朝的道路。其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归结起来:一、孙中山出身贫寒,16岁入私塾,受过儒家思想教育,但在檀香山英国、美国教会办的中学中,他更多地接受西方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这有利于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二、孙中山的家乡,既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如升平社学、太平天国革命、三合会起义等)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孙中山从小深受反清革命意识的影响,乃至于后来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命。三、中法战争前后,民族的苦难,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媚外卖国政策,促使年轻的孙中山立志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还在求学期间,他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常与志趣相投的同学议论时政,倡言无敬朝廷,与陈少白、杨鹤龄、尤列三人,被人称为四大寇。同时,还结识会党人士,与创办西医书院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何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郑观应等关系密切。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没有任何结果。此时中日战争爆发在即,而清朝统治者却照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大修颐和园,忙着为慈禧准备60大寿庆典。深感民族危机的严重,目睹清朝统治的黑暗腐朽,有国手之称的名医孙中山,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为重要,[lsjt.org]同年秋即到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从此开始了他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历程。
相关文章
- 长征火箭发射欧洲制造“鑫诺1号”通信...
- 中国联通打破中国电信垄断地位
- 曼德拉80寿辰喜结良缘
- 专家推算黄河2020年下游全年断流
- 日本执政38年的自民党下野
- 受贿贪污犯管志诚被判处死刑
- 伊朗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停火决议
- “尤里卡”计划诞生
- 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逝世
- 埃及驱逐苏联顾问
- 因足球赛而发生的战争停火
- 拉丁美洲议会成立
- 中国政府宽释第二批日本战犯
- 第一座迪斯尼乐园正式向公众开放
- 英国拦截逃离德国的犹太人的轮船
- 史迪威提出“反攻缅甸计划”
- 蒋介石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
- 宋庆龄斥责汪精卫、蒋介石叛变革命
- 希特勒《我的奋斗》出版发行
- 南非总统曼德拉诞辰
- 居里夫妇发现“钋”
-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早期活动家加米涅夫诞辰
- 荷兰理论物理学家洛伦兹诞生
- 英国作家萨克雷诞辰